今天距7月7日学校召开的“全力奋战60天、决胜评估誓师大会”已过去一个月。进程过半,为及时跟踪和反馈各项评估工作进度,8月7日,学校召开誓师大会以来的第二次本科评估推进会。
通报:评估整改到期任务完成率100%
发展规划处李敏霖副处长通报了一个月来评估专项督办清单工作的推进情况:根据《评估整改任务清单》任务明细,共计97项整改任务,截止8月7日,到期任务43项,未到期正在推进中的任务54项。到期任务中,按期完成33项,提前完成3项,延期完成7项,未完成0项,到期任务完成率100% 。
李敏霖围绕专家参观路线设计、解说词问题、基地考察建设任务、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问题等30项评估专项督办任务的责任领导、责任部门、时间节点、进展情况等开展了详细通报。同时,校领导们逐一分析了具体任务的推进难点和关键措施。
李敏霖还通报了近期工作成效。自7月26日召开第一次评估整改情况通报会后,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主动作为,对待整改工作的重视程度有了明显提高。各级各部门严格对照整改工作要求,不辞辛劳、加班加点,确保了整改工作进度能够按期推进,整改工作的质量也有了明显提升。自7月26日召开的评估整改通报会后,评估整改到期任务完成率由75%提升到了100%。
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工作沟通主动性与积极性有待提高;责任心不强、工作标准不高,工作作风漂浮,敷衍应对的心态仍然存在;遇到问题不敢主动反馈,被动应付工作。
下一步评估工作整改建议:全体教职工要树牢危机意识、树牢大局意识,着眼全局统筹协调评估整改工作;要树牢问题意识,举一反三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教学材料通报:8月13日前,前期检查发现的所有问题整改到位
教务处黄淇处长围绕各二级学院的考试材料、毕业论文(设计)检查情况,第一轮、第二轮整改复查情况,校级验收情况、实验实训室记录等材料检查情况等进行了通报。并提出下一步改进建议:要持续整改、科学装档、妥善保管、提高标准。
评建中心张健主任明确要求,8月13日以前,各二级学院要把前期检查中发现的所有问题务必整改到位。
马晓红:全校要拥抱评估,树立主人翁意识
马晓红副校长强调:
首先,各位教职工态度上要拥抱评估。整改事项多,时间紧,大家不能有排斥态度,要树立团结一致共同打赢评估这场硬仗的大局观;
其次,全校要树立主人翁意识。评估不是评建办、教务处或某一部门的事,而是全校的事,涉及到的部门要通力协作、加强沟通、主动靠前;
再次,重点事项,经费和设备已全部通过立项,各二级学院要全力配合加快采购。写经费和设备立项时要提高标准,院长要增强立项论证的写作能力,同时培养好下属,避免低效反复修改;
另外,材料方面,达到标准的能切割的就切割,不要再打持久战,老师们很疲劳。还有人才培养方案要跟上节奏、充分论证,提高质量,做到科学,不要让老师们反复返工;
最后,汇报和访谈的问题准备,不仅院长要熟悉掌握,通过学校审查后,各学院要反复讲给老师听,让每位老师了解学院的整体状况。
高卫国:要想办法出实招,避免反复修改。
高卫国副校长要求,上机考和纸质材料整改时,问题太多的,各学院各专业要想办法出实招,避免反复修改。毕业论文设计,严重漏项的坚决想办法整改,尽量少留整改痕迹。
姬其佐:锁死咬定9月中旬这个时间节点
姬其佐执行校长在会上总结指出,决胜评估过半,从通报整体结果来看,各二级学院和相关部门都能认真按照时间节点来完成。大家都深刻理解集团和学校的战略意图,对舍小家、顾大家、辛勤付出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姬其佐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几点要求:
大家要充分做好准备,要有危机意识和紧迫意识。全校要锁死咬定9月中旬专家组进校这个时间节点。9月10日前,反复演练,之后要做到万事俱备,只待专家进校。
检查组对各项检查的质量和标准要高。时间太紧,项目太多,责任心要强,不能抱有应付的态度。根本的底线是不能犯格式、标点符号、错别字、材料不能协同支撑等低级错误。人手不足,要想办法调动人手,使工作做得更严、更实、更细。
在校委会、各位院长、各部门负责人层面,要有敏锐觉察的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党支部书记不仅会管学生工作,还要善于管好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让老师们同心同向,发自内心地认同本科评估这件大事,树立校荣我荣的价值观。作为部门负责人,要有能力把教职工的思想动态聚焦在评估整改工作上。带兵要严慈相济,平时买点水果、干粮和咖啡给老师们准备好,发自肺腑地关心员工,让团队既有战斗力,又有良好的团结氛围。当教职工有实际困难时,要及时给予帮助。院长、支部书记要把团队中的先进典型及时树立起来,向他们看齐、学习。
在决胜评估的关键时期,如何选拔干部?选贤任能的导向何在?如何提高干部的“存活率”、幸福指数?如何让干部转型?有德有才的坚决重用;有德有才,偶尔有点缺点的,大胆使用;有才偶尔缺德的,合理使用;有才连续缺德的,限制使用;无德无才的,坚决不用。在决胜评估这个关键战斗时刻,把自己的思想行动聚焦到学校重点工作时,最容易考验人性,发现人才。能否出一批干部,要靠院长们价值的引领、示范、帮助和严格的监督,谁用人就要对所用人负责。
管理讲层级,制度是保障,但对学校文化价值观的浸润和普及是无层级的。院长是旗帜、标杆,只有自己做到,才有威信让下属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