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精彩课堂“优课优酬”课程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凝聚教师队伍“提升OBE课堂教与学质量”行动共识,以学生为中心,展示优秀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风范、传达先进教学理念、探讨科学教学方法,学校特推出“优课优酬 榜样引领”专题系列报道。
名片
李昕,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高级健康管理师,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教师,主要讲授《大学生心理健康》《思想道德与法治》等课程。先后获校级精彩课堂授课比赛一等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等,发表论文多篇,主持编写教材2部,主持参与校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2项,获校级教学成果奖1项。
故事
李昕老师主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人格发展、人际交往、情绪管理、生命认知等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促进心理素质提高和心理机能健康发展。课程以“育心”推动“育人”,从确立课程目标、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优化考评体系等方面实施教学创新与实践,帮助学生修心正身,成长成才。
课堂以文化人 强化思想引领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李昕老师讲授的每个专题都围绕“真问题”展开,即在生活实践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如热点新闻、社会现象等,以问题情境带入,再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内容。授课过程中,李昕老师深入挖掘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她在解析“自我意识”“人格发展”“人际交往”等关于“人”和“如何做人”等心理专题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理想人格、良好品格的追寻相融合,以此为导入,引入传统典故,提升课程趣味性,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加强思想引领。
教学多维联动 增强学习成效
为增强课程的实用性,让李昕老师探索了课堂“三微”模式,通过寻求改变与突破促进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效。
微课堂:采取小组式教学方式,在“大课堂”里形成“微课堂”,学生通过课程小组进行学习、讨论、分享。线上线下协同进行,通过云班课平台建设微课,涵盖“你与手机的爱恨情仇”“活出生命的意义”“EMO人该如何重拾快乐”等各类资源、活动讨论,针对学生关注的问题进行教育教学。
微活动:通过情景演练、观影、绘画、身心“室”放等课内课外联动的心理育人微活动提升学生的体验。
微行动:与劳动教育、体育、艺术、文化、生涯规划等多场域融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分析社会现象,在过程中加深对自身的认识和生活的感悟。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李昕老师授课案例分析深入浅出,情景体验吸引力强,理论与实践结合,深受学生的喜爱。“未来我将继续加强对教学信息化、智能化教学的理解与运用,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李昕老师说。